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红船·栋梁 | 李佩先生:湍流卷不走的“中关村明灯”

团学宣传部 国际翻译学院青年之声
2024-12-07


有这样一位女性,许多人称她是爱与智慧的传。 她被誉为“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是中国近现代为数不多的被称为“先生”的女性之一,她就是李佩。李佩先生于1980年12月入党,一生积极投身革命改革开放事业。


开端:最好的大学与最美的相遇

李佩祖籍江苏镇江,1936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佩辗转来到西南联大,1941年毕业后进入中国劳动协会工作。1945年11月,第一届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巴黎召开,李佩被选为中国妇女代表做大会发言。她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英语水平,得到了当时美在华教育项目负责人的赏识,因而被推荐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也是在那里,她邂逅了丈夫郭永怀

1955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美国政府取消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次年,早已成为世界航空界新星的郭永怀拒绝了康奈尔大学的百般挽留,携带妻女乘船回到祖国



低谷:“生活是一种永恒的沉重努力

如今的中关村是国内高科技中心,但在李佩和郭永怀回国之时,还荒凉一片。

为了让科学家们更好地投入事业,李佩成为了他们背后的“绿叶”,着手建设中关村:医院、学校、餐点铺……在她的努力下,科学家们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而李佩的生活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和丈夫的聚少离多让她心神不宁。但一条消息的到来驱散了种种阴霾: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炸成功。看着开心的郭永怀,李佩明白,丈夫的肩膀上承载着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未来。然而默默付出的她并不知道,命运会给她怎样的安排。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实验基地乘坐夜航回北京报告试验数据,飞机在北京上空距离地面400米时发生事故,爆炸起火。机身残骸中,郭永怀的遗体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两具烧焦的遗体之间是一个装着绝密文件的公文包,里面的文件完好无损。据力学所的同事回忆,得知噩耗的李佩极其镇静,几乎没说一句话。无数天的聚少离多,等来的却是天人两隔,失去丈夫的李佩经历着人生最大的湍流。在郭永怀牺牲后的22天,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转折:变革国内英语教学

教书育人是郭永怀一生的梦想,丈夫去世后,李佩全身心投入到英语教学中。

恢复高考不久后,教育部和科学院分别部署大规模招收研究生计划,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应运而生。时任校长严济慈郑重地邀请李佩出山,此时李佩已经60岁了。

当年,英语教学资料匮乏,李佩白手起家,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作为中科大研究生院外语教研室主任,她提出,研究生的外语教学决不能搞成“哑巴英语”、 “聋子英语”,必须重视“听、说、读、写”。

她在课程上设置结业口试环节,要求考生用英语进行学术报告;她在阅读课上挑选的文章中,既有关于科学前沿的,又有关于哲学历史的,把外语课当做文化课而不是工具课。


开拓:打开中国留学之门

文革结束后,振兴教育被提上日程。中国政府准备派遣一批访问学者和留学生到美国进修。但公费出国的名额少之又少,出国留学仍是一扇很窄的门。解放前,自费留学不受限制;解放后,受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留学生基本都由国家或单位公派,以服务国家建设为主要目的,留学政策较为谨慎,自费留学尚无此例。李佩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开创自费留学的道路。她帮助学生给学校的招生办写信,说明学生所受的专业与英语训练的情况,作为录取的参考。

但是,当时中国没有设置GRE考点,美国的学校对中国学生的学术水平和英语水平不了解、不信任,很多中国留学生仅仅只能旁听。1979年,在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和中国物理学界的共同努力下,CUSPEA项目正式创立。作为项目委员会的成员之一,李佩负责英语方面的出题、面试、考评和人员择取。在送往美国很多大学的推荐信中,李佩签名的英文水平证明书往往会得到校方的认可。

自此,新中国留学的道路被拓宽。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从100多人到60多万,岁月流转,当初李佩大胆拓宽留学之路,该是何等勇气,又该是何等功绩?


创造:建立中国的应用语言学

1989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语言学系主任Russel Campbell在得知李佩的教学方案后对她说:“你这是目的性很强的定向培养,不是一般的语言学,可称为‘应用语言学’”。有了Russel Campbell的评价,美国一家语言教学研究杂志,特意刊登出一篇文章,称李佩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似乎在不经意间,李佩先生开创了中国语言学的一个新分支:应用语言学。事实上,这背后是李佩先生多年观察和总结中国英语教学积弊之后的鼎故革新,是对英语教师能力培养探索和创新



2017年1月12日,李佩先生逝世。2018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编号为212797号的小行星被永久命名为“李佩星”。走过百年沧桑,李佩一生遇坎坷无数,却从未屈于命运;与时间为敌,将大爱播洒人间。在生命的湍流中,卷走的,只是她清逸的背影,卷不走的,是她一生所创的光明。李佩正如被赋予她名字的行星一样,永远闪烁在历史的长河中。


图文来源 / 童可言 网络

编辑 / 马昱杰

责任编辑 / 邹若芸 杨深深

初审 / 李嘉妮 华玉勉

审核 / 黄爱成

审核发布 / 王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际翻译学院青年之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